大棚保温被介绍大棚种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:
引起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包括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。生物性病原是以园林植物为寄主,主要有真菌、细菌、病毒、线虫等;非生物性病原包括气候、土壤、空气、营养元素等一切不利于
大棚保温被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。地被植物常见病害有锈病、白粉病、黑斑病、叶斑病、根瘤病和烂根等。
地被植物种植不宜过密,水、肥管理工作要科学合理,使植株生长健壮,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同时减少侵染来源。当病害发生之后,应结合修剪剪除病枝、病芽和病叶,及时清扫落叶残体并烧毁,如果病害大面积发生,可采用化学药物防治。
①
大棚保温被锈病地被植物受真菌中锈 菌寄生而引起的病害,可感染地被植物的各个绿色器官,主要危害叶片和芽,在地被月季、射干、马蔺、鸢尾等植物上容易发生。该病菌是单主寄生锈菌,以菌丝体及冬孢子在病芽、病枝、病叶上越冬。夏孢子在生长季节可反复侵染,借助风雨传播,由气孔侵入寄主植物。该病在生长季节皆可发生,以6-7月发病较重,四季温暖、多雨、多雾的年份有利于发病,偏施氮肥则加重病害。可用25%粉锈宁1500 2000 倍液、敌锈钠250 ~ 300倍液、50%代森锰锌 500倍液、0.2-0.4波美度(°Be)石硫合剂、75%氧化婆锈灵3000信液喷酒防治。
②白粉病由白粉菌引起。 嫩叶比老叶易感染此病,嫩植和花蕾也易受侵染,叶片展开就表现出症状。发病初期,叶片上出现白色的小粉斑。扩大后呈圆形病斑,如撒上的面粉。白粉病在荫蔽、潮湿,空气流通较差的地区较常见,尤其雨季较易发病。发病严重时,病叶皱缩不平,叶片向外整曲,叶片枯死早落,嫩植向下弯曲或枯死。
大棚保温被常见的易发病地被植物有矮紫薇、地被月季、福禄考、麦冬、蛇鞭菊、牵牛花、风铃草、美女慢、观赏草类等。可在发病后使用64%杀毒矾500信液。70% 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、25%粉锈宁2000倍液或45%敌唑钢2500 - 3000倍液喷雾,或使用百菌清、杀灭尔、溶菌灵等药剂喷酒防治。
③黑斑病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病害,以菌丝在被害植物基、叶上越冬,塑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,从伤口或气孔侵入植物体,叶、茎、花均可受害,但主要危害叶片。染病初期,叶片上出现褐色放射状斑点,扩大后病斑为圆形,紫褐色,且病斑上有黑色小点,随着斑点增多变大,整叶变褐干枯。
大棚保温被基上发病从叶柄开始,纵向发展星长条状黑褐色斑。环境潮湿时,病部出现黑色粉状霉层。在幼苗期,茎基受害时形成深褐色至黑褐色中心下陷的溃病斑,严重时可横切基部,引起立枯。高温、高湿可使发病严重,8-9月为发病盛期。植株过密、通风透光不良、氨肥施用过多、多雨多雾季节均易发病。地被月季极易染病,可用50%多菌灵500倍液、1% 波尔多液、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- 800倍液、80% 代森锌500信液以及50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一1000倍液来喷酒防治,或使用杀灭尔、杀毒矾等药剂。
④叶斑病主要由真菌、 细菌及线虫等病原物所致。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,可危害叶、茎、花,下部叶片和枝条发病较多。发病初期,叶面出现不规则形状的红色或紫红色病斑,随着病斑的逐渐扩大,病斑中心呈灰色或灰褐色圆斑,病斑外围变成紫褐色,随之叶片枯萎。石竹、甘野菊等菊科植物叶斑病发生较为频繁,发病期可每10d喷1次1%的波尔多液、50%甲基托布津1000信液,或使用百菌清、杀灭尔、溶菌灵、杀毒矾等药剂。注意药剂要交替使用,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。
⑤根瘤病在发病初期, 病部膨大呈球形或球形的瘤状物,幼瘤量白色有弹性,以后变硬。肿瘤表而粗糙,呈褐色或黑褐色,严重时根瘤能长出地面。
大棚保温被长根瘤后,植物叶面发黄,根系的数量减少,轻则造成植株生长缓慢,叶色不正:重则可引起全株死亡。主要发生在地被月季、石竹等地被植物上,可用链霉素。土霉索进行防治。